"土十條”將帶來哪些變化?
土十條定下了到本世紀中葉,土壤環境質量全面改善,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的目標:到2020年,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%左右,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%以上。到2030年,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%以上,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5%以上。
"土十條”將推動土壤檢測業高速增長
此次土十條提出,計劃2017年底前建成國控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,2020年底前,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所有縣(市、區)全覆蓋。2017年前建立國控網絡、2020年下沉至市區全覆蓋,將有效提升土環境質量壤監測需求。根據環保部負責人答記者問,截至2015年12月,全國已設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國控點31367個,2016年擬繼續增加7000個風險點,占已建成網點的22.32%。我們認為,未來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數量有望迎來高速增長。由于土壤流動性較差且污染物成分復雜,我們認為,土壤監測網點較大概率將依賴基于實驗室的取樣檢測為主,而非連續在線監測設備,環境檢測企業有望受益。
“土十條”將形成8-10萬億環保市場
環保部解讀稱,隨著“土十條”的發布實施,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產業鏈將逐步覆蓋土壤環境調查、分析測試、風險評估、治理與修復工程設計和施工等環節,形成一批專業化的土壤修復企業。在優化經濟發展方面,實施“土十條”,預計可拉動GDP增長約2.7萬億元,可新增就業人口200萬人以上。到2020年,預計可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4500億元。環保部總工程師劉華表示,預計未來幾年將形成8-10萬億元的環境保護的市場規模。以水十條為例,從正式發布實施后5個月時間,環保部測算,投資直接用于購買環保產品和服務的金額將達到13926億元,間接帶動環保產業產值增加4856億元。相比于大氣和水,土壤污染治理的難度更大,更為復雜,檢測的投入也將更大。
“土十條”帶來的土壤檢測機會
環境檢測服務需求貫穿土壤污染防治始終,初期基礎性工作中,對土壤污染狀況以及污染地塊分布調查將涉及到環境檢測工作,在此后風險評估篩查,對修復效果評估中,也均涉及環境檢測業務。此次土十條強調,為保證修復目標落實,各省(區、市)要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成效進行綜合評估,另外也提出,放開服務性監測市場,鼓勵社會機構參與土壤環境監測評估等活動。我們認為,環境檢測,尤其是委托第三方的環境檢測未來將受益。
"土十條”土壤檢測標準
“土十條”明確要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立法,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。我國現行土壤質量標準和檢測標準
土十條”明確了一系列工作計劃:
-
-
完成土壤污染防治法起草工作。
-
適時修訂污染防治、城鄉規劃、土地管理、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,增加土壤污染防治有關內容。
-
2016年底前,完成農藥管理條例修訂工作,發布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、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。
-
2017年底前,出臺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、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、廢棄農膜回收利用等部門規章。
-
到2020年,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立。
-
各地可結合實際,研究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規。
-
2017年底前,發布農用地、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;
-
完成土壤環境監測、調查評估、風險管控、治理與修復等技術規范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制修訂工作;
-
修訂肥料、飼料、灌溉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和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等標準,進一步嚴格污染物控制要求;
-
修訂農膜標準,提高厚度要求,研究制定可降解農膜標準;
-
修訂農藥包裝標準,增加防止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土壤的要求。
-
適時修訂污染物排放標準,進一步明確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。
-
完善土壤中污染物分析測試方法,研制土壤環境標準樣品。
-
各地可制定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土壤環境質量標準。
"土十條”重點檢測項目
-
重點監測土壤中鎘、汞、砷、鉛、鉻等重金屬
-
重點監測多環芳烴、石油烴等有機污染物
-
重點監管有色金屬礦采選、有色金屬冶煉、石油開采、石油加工、化工、焦化、電鍍、制革等行業
-
重點監管產糧(油)大縣、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等區域。